在春意盎然的四月,美好的事情发生,是不期而遇的。4月15—4月18日,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解爱群老师的率领下,我校的刘敏、黄佳翔、王吉燕、杜攀等4位老师,从祖国的南海之滨海南到美丽的海上花园厦门,开启了为期3天的“2021《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混合式教学工作坊”培训之旅。本次培训是由华侨大学生涯规划研究院主办,由智慧树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承办,华侨大学校董、教授、生涯教育研究院院长黄天中博士全程指导了本次培训。
4月16日上午,在五缘湾海富中心华侨大学生涯教育研究院,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涯老师们相聚于此。9:30本次培训开幕式在荷风厦门直播教室拉开帷幕。
来自华侨大学的党委书记徐西鹏致辞。徐书记讲授了华侨大学与黄天中教授在生涯教育方面的历史渊源,以及生涯规划教育在近年来在华侨大学的实施效果。
来自集美大学的副校长曹毓杰,以及来自华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陈海蛟主任、智慧树陈弘老师也分别对本次培训的举办送上了祝福。
在热烈而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黄天中教授,首先为全体培训的老师作了题为《数字化、全球化、未来化、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一位快乐生涯教师的诞生》的主旨报告。
他首先指出每一位培训的老师都应秉承“人人皆生涯老师,处处是生涯教室”,而生涯教师是:快乐的职业,大爱的志业。作为一名快乐生涯教师的使命是什么?黄教授谈到在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生涯教师,我们没有抱怨、只有面对,不问成功,只问成长。更要以全人全程全方位,利人利己利家国,共生共长共发展为自己的核心使命。那么在当前数字化、全球化、未来化、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快乐生涯教师?黄教授谈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痛着,所以你才知道你还活着,生命的目的就是有目的生命。作为一名生涯教师我们的人生舞台就是讲台。讲台,这方神圣而又光荣的净土,有耕耘,也有收获,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快乐的生涯教师呢?黄教授提出成为快乐的生涯教师的7乐章:
(1)成为1个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
(2)成为有聆听有陪伴2种信念的人;
(3)成为健康自由、财富自由、心灵自由3个自由的人;
(4)成为“孝亲至上、家国情怀”拥有4个家的人;
(5)成为具有职业规划的5业基础的人;
(6)成为6种角色于一身的人;
(7)成为拥有7个快乐心态的人。
更是结合自身提出了不论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筌的思想观点。
报告的最后黄教授寄语大家,快乐的生涯教师只问攀登,不问巅峰!
下午14:00,首先由来自智慧树公司的陈弘老师,给大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认定政策进行了解读。
随后来自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奇峰老师以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混合式课程为例,阐述了小班讨论在混合式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张老师从混合式“基础”课简介及其效果评估;小班讨论课的优势和意义;小班讨论课的组织及其形式和内容要求;小班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最后他指出,混合式思政课教育是力图通过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相结合,使教师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逐步转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探究者。
最后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林雅教授,给大家分享了新医科视角下《药理学》“共学共情”教学模式的建构。林教授通过对传统教学的痛点和难点入手,进行了课程的创新改革,提出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随堂多向互动互学式教学,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晚上在五缘湾水乡酒店,主办方为到场的老师们隆重举办了欢迎晚宴,晚宴当天恰值黄教授80岁生日,现场的所有老师为黄教授送上最美的生日祝福,场面热闹而温情。为了激励在场的老师,黄教授还亲自为大家送上工作坊团队为大家准备的纪念礼物,并合影留恋。
附海南中学黄斌老师敬贺黄天中教授八十寿辰有感
耄耋飞扬神采间,
华发不辞有新颜。
人间祥云常相伴,
天中大爱一神仙!
17日上午,首先来自西藏大学的陈静老师、新疆石河子大学的王一帆老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以及黄教授曾经的学生王瀛老师等向在座的老师分享了体验式生涯教育在各自单位教育教学中实施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黄天中教授聆听了的大家的分享过后,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和思考。他提出成为快乐生涯教师需要具备“3气”—底气、勇气、争气。底气是陪伴和聆听学生,真的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享受生命的快乐;勇气是坚持,无论多么困难,承受冷遇和孤独,就像荷花等到30天是最美的,不要在28、29天放弃。在《生涯缘》的歌声中,告诫大家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认识到不存在两个一样人的。
随后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陈宛玉教授,向大家解读了生涯测评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陈教授从生涯测评的概述向大家解读了什么是测评,什么是生涯测评。从生涯测评的应用结合自力生涯15力测评为例向大家进行了系统的案例分析,最后向大家解读了生涯测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下午的报告中黄天中生涯团队中的骨干汪慧贞老师,她首先从自力生涯15力源自自力生涯循环模式,随后对自力生涯15力进行了逐一解读,最后她对自力生涯15力的测评以及效度分析进行了介绍。总的来说,自力生涯15力是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为基础的拓展和延伸。
最后,来自云南财经大学的陆丹教授、魏苒老师,以及梁钧怡同学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课程在高校中的实践进行了分享。陆丹教授首先从课程的背景与缘起,课程的目标与特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的案例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案例介绍阶段,陆教授从亲情体验、爱心体验、社团体验、营利组织体验、非营利组织体验、公民意识体验、暑期专题体验等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详实的分享。
魏苒老师向大家分享了黄教授在线下如何开展一对一毕业面谈。魏老师分享了黄教授在毕业面谈中的敬业负责的精神,让在场的老师为之动容。
梁钧怡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接触到体验式生涯规划后自己的改变和成长,作为即将前往澳门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她感恩黄教授的付出。
总的来说,此次工作坊收获满满。最好的感谢是:做一名快乐的生涯人,把黄教授的生涯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也真诚地希望日后中学和高校也能够“大手拉小手”,在生涯探索活动中,互通有无,广泛展开交流、合作。
解主任代表海南中学向黄天中教授表达了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本次工作坊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被生涯教育唤醒和燃起的希望,已经在每一位与会者心中深深扎根,我们愿做生涯教育的志工。黄天中教授的家国情怀,智慧与大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