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 背景概况

 

I.【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课说明:

1.这门课程同样是以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为引领的,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教学的课程,不仅仅是某一个学院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跨院合作,例如专业的内容由财经学院、马院、教育学院等等共同协商策划

 

II.【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课理论及政策指导:

1.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文件中提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课程的教学,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2. 2010年,教育部也提出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及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3. 在上述关于开设生涯规划与双创课程的指导意见之外,【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应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5育并举、全育育人的教育方针,也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文件所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文件中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亦是【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引之一。

 

在中方有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西方来看个性有比西量表等,都不难看出教育对于个性的尊重,也就是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所倡导的,生涯教育要尊重人格的平等,尊重个别的差异。

从智慧商数的分布曲线图可以看出,

 

17%学生,是学习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缓慢的;也有17%的学生,是学习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强的,有66%学生是趋于正常水平,那其实对于这三种不同分布的对象,其实她(他)们都是有个性的。 

 

教育是给每位同学的全面发展,也是尊重个性的发展。在【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课程中,提出了学习和读书的不同,读书常常是为了通过考试,为了帮助获得学历学位,而学习就不同,学习有成绩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化学习,学习是更多尊重人格平等、尊重个别差异。所以另一个角度来看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的时候,会发现在学校更多是读书,可是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学习:学历学习、非学历学习,有兴趣的学习,包括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可以从学习的渠道,不受拘束,没有框框架架,学习变成从有自己的内驱力、自己的兴趣开始来学习,学习的人比读书的人更具有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本能,大胆假设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书,其实学习有自己潜力潜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这门新的课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来培养如何去唤醒创新创业潜意识,如何去激活创新创业好奇心,而这些过程都是体验式,所以在这个基础引导下,去找到创意,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帮助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是机遇也是挑战。

 

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创意如何面对种种不确定时代的挑战,培养学生用创新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基本创业技能来应用在自己生涯发展(学习、人生、职业)的全部过程。创新创业是个人生涯发展的一段过程,而发展需要兼具融合国家的发展需求,融合国内及国外市场的发展需求,所以本课程所谈论的创新创业是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育育人的引导下,培养并提升相关的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实现创新创业的自觉、自主、自信、自在与自达。

 

这门课程必须具备校本化,兼具地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每个学校需融合自己学校的文化、地域的文化,且兼具理论的基础和实践体验。建议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体验),如同华侨大学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有600分钟的线上学习+4次线下的面授学习,至今已有61万多的学生选课学习。本身这门课就不是一门老师讲、学生上的课程,而是提供给学生工具、资源、平台、机会的课程,老师发挥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结合进这门课程,本课程也是体验式的课程,与传统式教学本身有一定的差别,老师和学生是双主体、双师制,老师要兼具职业、事业、创业的实战经验,才能帮助这门课程更具实务干货。

 

考虑创新创业要融合产官学一体化,“产”是考虑到哪些可以协助我们课程的人工智能及其他产业界发展的辅助的教具、具有信度效度的量表等等;产官学一体化可以参考PPP政策,以前是BOT政策,B是build,O是operation,T是Transfer,例如,学校委托地产商盖地,地产商收运营的营收,权限到了之后将产权归还给学校。而PPP代表的P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所以生涯教育的机构可以和学校来进行合作,透过企业界的合作,给学校、学生和家庭带来学习的更多元的便利和学习效果。所以创新创业要考虑到如何建立创新创业的智库,例如创新创业的论坛、国际机构组织、联盟、创新创业的政策等等……产官学一体化带来创新创业的新的曙光。

 

有鉴于以上的说明,也在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的观念基础下,为了突出和【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课程的不同,又同时兼具相关的连贯性,提出【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