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

当前位置: 生涯培训>师资培训> 培训心得分享

湖南省双峰一中许海文老师:行走在生涯教育的路上—2019年厦门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与应用研讨会学习和实践感悟

行走在生涯教育的路上—2019年厦门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与应用研讨会学习和实践感悟

原创: 许海文 海文心理工作室https://mp.weixin.qq.com/s/0dogivQtpbv26arotAjV3g

尘埃落定,忙完学校工作,又开始与社会机构面谈、商讨研学旅行事项。在落地实践中,对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的理解和运用又深入了一层,脑海中整个思路、布局愈来愈清晰,也越来越接近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整个人心理、思维、视域、布局都与它接轨了。坦诚的说,先前我所负责开展的生涯教育是以心理学为主的生涯教育,现在(执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为理论依据的生涯教育。这个过程转变得有些慢,花费了我近七个月的学习、研讨交流、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如此这般往复,集中精力和心血,勇于否定自己、突破自己、自我革命(这也是响应习主席的号召),躬行实践,才有了今日的转变,现将具体的内容总结如下:
1.学校生涯教育定位得秉承、融合区域文化和学校文化
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定位得结合区域文化和学校文化,并将它们融入在生涯教育中,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涯教育目标,与这些文化一脉相承。文化是核心,是灵魂,是信仰,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习主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二是不能混乱。”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数位教育领导者共同秉承的坚定信念、先进理念、共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精神的传承。我校第一任校长葛健豪女士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女学、解放妇女、推动革命发展、勤工俭学”的先进思想就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校本精神值得当下的我们传承并践行。
2.学校生涯教育顶层设计得基于时代背景、各级政策、区域特征,实施时灵活调整。
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得结合时代背景、国家、省市县政策、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民风民俗民情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灵活根据当下的背景环境进行微观调控,以利于整个体系的顺利落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这一点思想上认识到,行动时先进行现状调研,之后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活动方案。如我校的暑期耕读文化体验,先前设想的体验内容中包含农活体验--割稻、收稻、插田、晒谷、收谷、筛谷、入仓项目,在前期调研时发现现在的农村种田农户很少,仅有的种田户基本上是用收割机收稻,粮食种植多为一季稻,不需要双抢,农民消费的口粮主要靠超市购买。我们儿时记忆中的农忙时节已不复存在,中国的农村正面临着农耕消失的危机。仔细想想,真觉得后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分布最多的群体,农民有地不耕种,全靠市场购买,若是出现国储不足,定会引起粮食价格迅速上涨,到那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体该怎么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农民离开了田地,又将靠什么生活?尤其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智能时代里,农民靠什么生存?城镇化的这些农民在城市的边缘里将如何生存?
基于这样的现实,耕读文化体验内容调整为地里农活体验、家务活体验、代理家长体验。
3.研学旅行和职业影随(跟岗学习)实践活动结合校友资源和社会机构合作完成。
我校学生在职业、专业、大学方面的体验和经验为零基础,课堂上依靠网络搜索的信息仅是认知准备,与实地体验是有出入的。若是像现在很多研学机构所做的那样--在大学里转一圈,听一场招生与就业处老师的生涯讲座,在相关岗位上体验一天,对学生触动并不大。这也是家长带孩子研学、职业体验可以做到的。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和职业影随实践活动得深化内容,增加学生与大学教授专业面对面交流、参观大学实验室、观摩并亲自动手实验为一体的研学内容,延长跟岗学习时间、完成职业指导老师布置的跟岗任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职业、专业、实验的具体情况,清楚自己是否发自内心的喜欢、热爱这个职业、专业,在此基础上确立或调整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4.生涯导师的思维和视域须转变。
无论行政领导、一线教师、后勤工作人员,都是生涯导师,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对职业世界、社会现实的感知,也在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做人准则。生涯导师需从心里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为学、求是、为人、处事的典范。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提供机会鼓励学生探索、体验、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唤醒他们内在的成长动机和力量,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其次,生涯导师思考问题、策划活动、组织实践时应以未来为导向,以社会现实需求、时代发展要求、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策划和组织活动,走出象牙塔,与现实世界接轨,引领学生提前走向社会,明白社会所需,清楚自身之优劣,扬长补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提升社会适应力,激活家国情怀。
5.学校为家长搭建平台,家长全程参与学校生涯教育,充当中坚力量。
在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体系中,家是起点亦是终点,家、校、社是紧密联系、彼此交互影响的核心力量。学校生涯教育须把家庭力量纳入到学校工作队伍中,成立家长委员会,自由竞选或推荐产生家委会主任,由家委会与学校共商家校教育,发动和邀请广大家长朋友到校分享自身职场故事、亲子故事,并在家长群体中进行经验分享和疑难解答,鼓励有资源、有条件的家长朋友们主动带孩子和同伴到相关岗位进行跟岗学习,深度体验职业世界。